当前位置:新闻动态 >> 正文
“十三五”本科教学工作回顾-13 | 城环学院
时间:2021年12月06日 15:00  来源:淮师新闻网  作者:曹蕾  点击:

一、人才培养总体思路

学院始终以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目标,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努力契合学校办学定位。按照“个性化、特色化培养相结合,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相结合,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相结合”的“三结合”人才培养思路,以地理科学为核心的圈层协同式专业体系、以“121”模式为基础的阶层递进式人才培养体系、以“应用型”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理念得到贯彻。针对面向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、考研所需具备的理论研究、技术开发、工程应用、管理服务等知识、技能,建立了“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,以圈层协同式教学体系为基础,以分层分类分段实践为路径”的人才培养风格与模式。


图1 人才培养模式

图2 专业发展历程

图3 专业建设思路

图4 专业影响

专业名称

学科

 养  目  标

地理科学

(师范)

本专业面向中等基础教育发展需要,培养具有扎实的地理科学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,掌握地理科学基本思想方法、基础地理教育基本理论及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理论,具备良好的中学地理教学技能和教师教育职业综合素质,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育和地理教育研究的专门人才。

自然地理与

资源环境

本专业面向自然地理基础研究和资源环境相关产业快速增长的需求,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、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,具有扎实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,具有在自然地理学、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、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分析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的能力,能在科研机构、学校、企业从事科研、教学、管理、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。

人文地理与

城乡规划

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城乡发展需要,具备扎实的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理论基础,娴熟的地理信息技术、规划方案编制、信息化管理等技能,富有社会责任感、团队精神、创新思维、综合分析、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,可在规划编制、行政机关、工程建设等单位从事城乡规划建设及与人文地理相关的方案编审、项目开发、专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。

地理信息科学

本专业面向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新需求,为满足社会地理信息服务的需要,培养具备扎实的地理学、地理信息系统、测量学、地图学、遥感与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,具备采集、处理和应用地理数据,以及设计与开发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技能,能在相关单位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、开发、科研、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。

房地产开发

与管理

管理学

本专业面向现代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需要,培养具备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、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,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知识拓展能力,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、良好职业素养和健康身心素质,能够在房地产企业从事营销策划、中介服务、项目管理、物业管理与造价管理等工作,或在政府机构、事业单位从事房地产相关行业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工程造价

本专业面向建设工程领域,培养德、智、体等全面发展,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、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,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、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,具备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、工程造价管理、经济和法律等知识,全面获得造价工程师的基本训练,能在建设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决策分析与经济评价、工程计量与计价、工程建设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。

表1 专业培养目标

二、人才培养条件与过程

1.坚持“三化”战略,提升师资产教研融合能力;

学院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来抓,按“以人为本、优化结构、培育团队、成就名师”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,以“年轻化、博士化、国际化”为导向,着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、事业心强、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师资队伍。

图5 师资队伍结构

十三五期间,学院教师获全国高校GIS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、全国高校青年教师GIS教学研修班微课比赛一等奖、省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、省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二等奖等多项省级教学竞赛奖项,获评院级教学标兵3人,十佳教学能手3人,青年教师评优课获奖5人,教坛新秀10人,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个。

图6 应用型师资队伍

2.坚持实践为先,优化实践教学体系。

形成了“四位一体、三维互动、二元融合、一贯四年”的实践教学体系,建成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实践教学平台3个,新增省市级科研平台5个,新增实践基地11个。


图7 实践教学体系

图8 富有区域特色的教科研平台

3.坚持应用导向,强化教学资源建设。

建成专业核心课程群4个,国家级优秀通选课1门,省级一流课程2门,省级在线开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,校级精品课程7项,各类校级课程建设项目17项(在线开发课程2门;网络课程11门,视频录播课4门),校级以上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18项,出版专业教材7部。

图9 课程和教材建设

4.坚持教改教研,促进教科研融合发展。

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1项,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,二等奖2项;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,省级教育科学“十二五”“十三五”规划课题共4项,其他省级教改课题2项,校级各类教改项目20余项;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,省部级科研项目。

表2 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(部分)

三、人才培养质量

1.毕业生就业好,满意度高。

据调查显示,我院在十三五期间毕业生就业地点多为江苏省内,尤以南京、无锡、徐州、常州、苏州五大城市为主,占比约85.2%,省外就业人数约14%;从薪资水平来看,2016—2020年就业生薪资待遇逐年上涨,平均约4361元,说明城环学子求职竞争力强,能在人才集聚的江苏谋得理想职位。

毕业后所从事行业最多为服务业,占比约20.6%,其次为教育行业18.4%,这与我院专业和学生分布比例基本吻合。值得注意的是,教育行业就业率正逐年升高,这虽与社会就业大环境有关,更与学院不断强化师范特色、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密不可分。

毕业生教学满意度达95.4%,表明毕业生对学院教学水平非常认可。毕业生专业整体满意度总体水平较高,各年平均占比84.6%,并保持稳步提升,表明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稳定。

图10 人才培养质量

2.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,成果丰硕。

十三五期间我院学生共获得353项省、市、校级奖项,其中国家级奖项有114项,省级奖项有130项,校级奖项109项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3项,省级36项,校级114项;考取研究生141人,其中考取985院校11人,考取211院校18人,出国深造6人;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38篇,获5项国家专利。十三五期间我院学生四级整体通过率89.54%,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。

图11 学生获奖

四、育人特色

图12 综合育人体系

图13 专业文化氛围浓厚








编辑:吴琼   审核:曹蕾
版权所有 yL23411永利(集团)-官网登录 2019  苏ICP备:05071367号-1    苏公网安备32080202000172号